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法规政策 > ISO13485新版标准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进展研究

ISO13485新版标准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进展研究

2017-11-15

医疗器械产业事关人类生命健康,它交叉了多个不同的学科,是知识密集型的技术产业,它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代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随着全球市场发展的一体化,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它的生产形式、经营模式都在改变,供应链变得日趋冗长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性及有效性越来越重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断地更新,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在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

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它交叉了多学科,与人类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随着世界上市场发展的一体化,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提升,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地蓬勃发展,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态势下,全世界的制造商与监管部门更加注重医疗器械是否安全有效。ISO13485国际标准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有效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及指导方法,很多国家将ISO13485标准转化为本国标准[1]。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提高,在我国建设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动ISO13485的认证势在必行[2]。

1.ISO13485标准概述

对于ISO13485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依据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八项管理原则的基础制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ISO13485标准融合了各国的法规要求,有助于减少医疗器械全球贸易壁垒,对促进全球医疗器械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下简称ISO)发布了ISO13485:1996《质量体系—医疗器械—ISO9001应用的专用要求》标准,这一标准和ISO9001:1994标准联合使用;2003年发布了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标准,这一标准是专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的独立标准,我国在1996年和2003年ISO13485标准发布后等同采用转化为行业标YY/T0287-1996和YY/T 0287-2003标准,在医疗器械行业贯彻实施[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医疗器械的生产方式、营销模式不断改变,医疗器械的产业链日趋冗长复杂。为了应对医疗器械产业和监管面临的共同挑战,ISO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的修订工作,于2016年3月1日发布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2]。2017年1月19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YY/T0287-2017/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标准(以下简称新版标准),2017年5月1日起实施[4],有效过渡期为三年[4]。

2.新版标准的变化

新版标准等同采用了ISO13485:2016标准,进一步突出以法规为主线,强调贯彻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法规与标准的相容性;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QMS)的标准适用于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各阶段的医疗器械组织,有助于企业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新版标准沿用了以“过程方法”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在“管理责任、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四个过程方面反映了医疗器械不断变化的性质[4]。

第一,新版标准继续明确提出“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充分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性[5]。医疗器械的产业在变化,国家相关机构的监管范围也扩展到了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之外,包括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存储和配送、安装、维修和最后的停止使用及废弃处理;第二,新版标准扩大了计算机系统验证的适用范围,特别提出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一部分的软件的要求,它超出了生产和服务环境,进入了质量领域,新版标准在验证过程、委托验证、再验证中也增加了应用软件的风险评估;第三,在供应商的管理方面涉及范围变宽,强调了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供应商及外包活动现在要接受多项检查。对医疗器械的供应链和采购提出了新要求,更加关注供应商的绩效以及这些绩效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第四,在生产控制方面新版标准作了大量的修改完善,涉及产品的清洁、服务活动的记录、产品质量中因应用软件带来的风险在软件确认中所占的比率等[2]。

3.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现状与质量管理改进

无菌医疗器械是指产品上无存活微生物,是医疗器械制造商以无菌状态提供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众不需要进行灭菌而直接使用的医疗器械产品[1]。无菌医疗器械大多与人体直接接触,是高风险的医疗器械产品,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医用导管等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有密切关系。我国目前的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小企业居多,分布分散,质量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在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方面面临着严峻考验,对其生产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要求和控制,才能减少无菌医疗器械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者的安全。

3.1管理职责

生产企业应建立一套以过程为基础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各法规要素通过子过程循环联系,以达到顾客满意。ISO13485:2003适用于涉及各类医疗器械开发、生产、贸易、安装、服务的组织,新版标准除了涉及以上类型的组织外,还适用于那些提供原料、配件、组件、灭菌服务、校准服务、经销服务、维护服务等的组织[7]。生产企业应增加其所担任的角色并形成文件要求,如制造商、进口商或经销商、授权代表等,将形成的文件写在质量管理手册中,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运用适当的标准和过程方法进行有效地运行和控制,增加与过程更改有关的要求。

3.2生产环境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中,对于需要避免污染、又难以进行最终清洁处理的生产过程和加工工序必须在洁净室(区)内进行,并达到规定的沽净度级别要求[6]。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洁净室(区)的浩净度等级,按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含尘浓度和含菌量,分为四个等级: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应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对洁净区的微生物或微粒物污染进行控制。

3.3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

医疗器械的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应在实施之前进行确认,并形成文件,在后续的产品或过程更改实施之前进行确认[7]。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过程主要包括环氧乙烷灭菌与辐照灭菌,其中辐照灭菌一般需要进行外包控制,生产企业与灭菌厂家制定书面质量协议,保留外包过程的责任,辐照加工时由生产企业派专人负责跟随完成产品交接,检查并记录辐照操作过程及执行参数,确保灭菌操作和参数能够符合产品要求。

生产企业需要保留每一灭菌批的灭菌过程参数记录,以便于追溯医疗器械的每一生产批。

3.4产品标识的管理

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根据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对产品的状态进行识别,并将产品的标识程序形成文件,确保只有通过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或在授权让步放行下的产品才能出厂[7]。在产品的生产、储存、安装、服务过程中保持产品状态的标识,对各阶段的状态标识进行分类管理,如生产、设备、容器、计量、管道、清洁等状态分别标识,各类状态标识悬挂在明显处,由各部门统一订制,如有发现缺失、损坏等及时补充。生产过程中物料按检验状况及时更换相应的状态标识,并以不同颜色的区域加以划分,如待送检的物料以黄色“待检”加以标识,检验合格的物料以绿色“合格”加以标识,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以红色“不合格”标识加以区分,分区明确、标识醒目,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中间产品流向下道工序。植入性无菌医疗器械实行唯一的产品标识,上面含有医疗器械的企业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序列号、有效期等全球统一的生产状态的标识信息,因为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唯一性,可实现对医疗器械的整个供应链进行跨国范围的全球追溯[8]。

3.5监视测量装置定期校验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监视测量设备如电子天平、电子台秤、压力表、真空表、压差表等根据监视测量要求定期由相应检验机构进行校验,保留校验合格证书,张贴校验合格标签。生产需要的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等根据其安全状况等级分类并定期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做好保障。

4.结束语

新版标准的实施在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效能上有重要作用,无论在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新版标准均有助于生产企业建立与全球一致的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风险管理,改进制造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4]。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方面的要求,并认真应用于实践,适时深入现场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规范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从而在行业发展中推陈出新,获得竞争优势。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