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技术新知 > 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镜下微创技术 从3D、4K到5G等革新的技术,给手术刀一双锐利的“眼睛”

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镜下微创技术 从3D、4K到5G等革新的技术,给手术刀一双锐利的“眼睛”

2022-09-22

微创外科通过改变手术视角,为传统外科手术引入了全新视野,并推动外科技术与理念的巨大改变。在微创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它也引发了医疗界一系列的探讨甚至是争论。微创技术的未来是怎样的?哪些患者能有更高的获益?传统解剖是否能满足微创需求?“医视野”版将推出“镜下微创”系列,邀请微创外科的实践者们说说微创的那些事儿。

21世纪,当新兴技术不断涌现,腹腔镜外科也被冠以“传统”之名时,创新必然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主题。回顾腹腔镜手术30余年发展历程,每一次设备技术的迭代更新都带来手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细细梳理当下的技术进展,应该可以帮我们判断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


超高清腹腔镜

让肿瘤根治术迈向功能保护

20世纪90年代,腹腔镜显示画面的解析度仅为352×288,许多腹腔内的精细结构如神经、淋巴结等很难在这样的清晰度下加以辨识。随着电子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摄像系统逐渐发展为小高清、全高清(1080P)水平。

世纪之交的这一次视觉提升,使腹腔镜下的解剖结构更加清晰,配合当时超声刀的出现,使淋巴清扫、血管止血等操作均已不存在技术障碍,从而触发了整个微创外科新一轮的理念革新。腹腔镜技术逐步应用于普外科各个专业的恶性肿瘤手术,并且在胃肠手术为代表的多个专业领域臻于成熟,开启了肿瘤外科领域治疗理念的转变与革新。

想要了解更多包括内窥镜研发设计等更多医械前沿技术,尽在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Medtec China2022技术论坛J:高端有源医疗设备核心部件与技术论坛,议题包含核心部件在内窥镜产品的创新设计和技术研发中的应用、一次性内镜图像传感器CMOS技术详解等,会议内容再次升级,高校、医院、企业的嘉宾讲多维度剖析高端有源医疗设备制造要点及发展。点击快速预登记。

近年来,4K显像技术应用于腹腔镜摄像显示系统中,将像素进一步提升至4096×2160水平,高分辨率显示、广色域特性,对术野细节描述更佳,画面色彩分辨更为细腻,改善了手术医师对手术视野的识别度和操作感的同时,4K腹腔镜视野下对神经、血管、系膜、淋巴与脂肪组织等的辨识度增加,在此基础上的精细解剖游离可对“膜解剖”创造更好的客观视觉条件,从而对减少术中出血、保护重要神经功能、精确淋巴清扫范围与界限等提供基础,进而使肿瘤根治手术向着更为精准的功能保护这一方向迈进。

3D腹腔镜

触发全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

具有三维成像功能的腹腔镜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即已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系统,但当时3D图像分辨率低下,使用者易产生视觉疲劳和不适感。如今,市场上使用的是1080P分辨率的,而今年有望上市的4K分辨率的3D腹腔镜有望带来令人期待的视觉体验。

在许多具体操作中,如在解剖层面的寻找过程中,3D视野提供的立体的视觉判别能力,能在层面的深浅、纵向的拓展等方面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这对于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淋巴清扫范围的精准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在客观上推动腹腔镜肿瘤根治手术进入“膜解剖”这一全新的理念与技术水准阶段。


而在腹腔镜下完成一些需要精细定向的操作,如腹腔镜下的手工缝合、打结操作,或精细吻合操作,以及消化道重建操作时,立体视野的优势更为明显,对缝合时持针器械的过针换手操作、持针器打结时的三维立体判断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视觉上的优势,不仅让术者主观感受更好,还体现在手术安全性上。一项囊括了18项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的大宗荟萃分析表明,3D腹腔镜似可降低含有腔镜下缝合操作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此,3D腹腔镜的应用促使全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技术被更多外科医师接受,从而触发了全腹腔镜手术应用日趋广泛,成为微创外科的一个新热点。

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Medtec China 2022已经从201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7届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峰会,会议围绕骨科植入物、心血管介入产品,探讨其法规政策、市场趋势、研发与设计与材料创新等内容,为医疗器械制造商、材料供应商及服务商等提供国内外的经验借鉴。今年作为Medtec China同期“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峰会”的第八个年头,会议内容再次升级,高校、医院、企业的嘉宾讲从材料、临床需求、产品研发等多维度剖析植入介入现状及发展。

5G时代的VR

让远程培训也能“身临其境”

2016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率先在国内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网络直播了3D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根治手术,成为当时微创外科领域新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远离手术室的会议现场,只需一个手机加一副插入式VR眼镜即可实现对手术室近距离全视角的观摩。观摩者或学员通过这一技术设备,可从手术者的视角参与到整个手术进程中,具有极强的身临其境感,可称为微创手术中的“上帝视角”。但当时由于采用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手术室现场画面以及腹腔镜手术画面在输送过程中易出现交流不畅等情况。

机器人远程手术

临床尚有瓶颈待突破

2001年,位于纽约的主刀医生,通过宙斯机器人系统,为远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市的患者实施了横跨大西洋的软组织切除手术。这种“远程手术模式”是医生完全掌控的“主从操作”,患者端机械臂完全复现主刀医生的操作动作。达芬奇机器人也是属于这一类手术,但目前更多的仍是本地手术,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手术”。

进入5G时代后,基本消除了时延对远程手术的影响,远程机器人手术再次成为关注点。因此机器人系也成为了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Medtec China 2022吸睛单品。2019年,国内外先后成功开展了多例此类模式的活体动物试验。但出于安全性考虑,这种模式仍以动物实验为主。

如果要真正实现安全的异地连续“主从操作”,需要机器人系统在稳定高速通讯的前提下,具备抵抗网络恶意攻击的能力、通讯中断的即时恢复能力等。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现场感知反馈能力,以确保主刀医生能够据此做出最合理的即时判断。而这两点仍是远程手术模式真正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突破的瓶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仅仅依靠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给患者的疾病诊治带来获益。不管微创技术平台如何创新,30年的发展显示腹腔镜仍是主流的微创手术平台,只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的技术平台才具有真正的发展前景。

来源: 健康报医生频道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