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技术新知 > 不置入异物的药物球囊,能替代支架吗?

不置入异物的药物球囊,能替代支架吗?

2021-06-01

对于出现冠状动脉狭窄问题的朋友,如何控制风险,减少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脏的健康危害,以及如何降低冠状动脉狭窄堵塞的风险,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药物保守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常见的两种方式,除了用药以外,介入治疗在很多朋友的认知中,就是“放支架”,实际上除了放支架以外,球囊扩张技术,也是介入治疗技术的一种方式。


球囊扩张技术很多朋友都不熟悉,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复杂,这种技术通过介入手术将球囊输送到预定部位,对相应的狭窄部位通过压力降球囊撑起来,从而达到扩张局部血管,减轻局部血管狭窄的技术。球囊技术与支架技术的区别在于,球囊技术并不会在血管内滞留异物,而支架技术则是通过技术支架,在血管内形成固定支撑的一种方式。

药物球囊技术是在球囊扩张技术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技术,这项技术通过球囊扩张技术,在局部向动脉血管壁释放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药物,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减少血管狭窄的作用,目前在我国也已经有多个产品投入临床使用,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很多朋友听说这一种技术后,会认为这种技术不置入异物,这种介入不置入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还有很多朋友咨询,药物球囊技术,能够替代目前主流的支架介入术吗?但从技术原理和目前的临床应用来看,对于急性心梗的救治方面,支架仍然是主流的选择,关于药物球囊技术,也并非人人都适用,关于药物球囊有什么优缺点,哪些情况特别适用,而哪些情况又不适用,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相关的话题。

药物球囊技术的优缺点

相比于支架,药物球囊技术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这个技术不会在血管内置入金属网格,也没有“药物洗脱支架”的聚合物基质,其通过球囊释放的药物(目前主要是以紫杉醇为基础)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抗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效果也较为稳定,减少了血管内皮发生严重反应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置入异物造成血管内形成血栓的风险,这种介入不置入的方式,相比支架手术,风险相对更低,同时也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药物球囊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缩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间,对于具有较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通常在心脏放支架后,为了预防支架放入后可能发生的血栓风险,需要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抗血栓的预防性治疗,而对于药物球囊技术来说,术后一般仅需进行1到3个月的双抗治疗。

说完优点,我们再来说缺点,药物球囊技术可以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还能够释放药物抑制血管内皮增生,从而达到减少血管进一步狭窄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如果用球囊扩张后,球囊撤出,血管仍然可能会发生回弹,进一步形成严重狭窄或闭塞,在这种情况下,药物球囊虽然释放了药物,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冠状动脉闭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还是要进行支架介入术来解决问题,这也是药物球囊不能替代支架的主要原因。


药物球囊的第二个缺点,属于球囊扩张术的风险,球囊扩张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皮的撕裂,这种情况下,反而会出现引发急性血栓的风险,因此,对于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药物球囊扩张术,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血管情况,来评估可能的风险,选择优选的治疗方式。

药物球囊的第三个缺点是价格昂贵,由于支架带量集采正常的实施,原来平均价格1.3万元的支架,集采中标品种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不到8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血管疾病患者支架介入术的手术成本,而药物球囊还没有实施集采正常,价格也相对高昂,虽然减少了支架的置入,但总手术费用通常需要5万元左右,也会造成不少人的经济负担。

药物球囊技术的推荐适应症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药物球囊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支架,到底哪些情况更适合药物球囊技术呢?在我国2016年发布的《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对要求球囊技术的临床适应症做出了推荐,以下4种情况,可以优先考虑应用药物涂层球囊。

1、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内再狭窄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物球囊的临床适应症,也是药物球囊的优选适应症。相关研究证实,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情况,应用药物球囊技术,比普通球囊或药物洗脱支架,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各项临床证据,在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学会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对于各种类型的支架内再狭窄,对药物球囊使用的推荐等级为1A级(最高级别)。

2、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


在冠状动脉小血管(内径在2.25mm到2.80mm)中置入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很高,相关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用药物球囊技术对小血管的狭窄进行治疗,发生节段内再狭窄的几率更低,通过12个月和36个月的临床随访,药物球囊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因此,对于出现小血管狭窄,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朋友,也可以考虑选择药物球囊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3、分叉病变


血管分叉发生病变的介入治疗难度很大,双支架技术的操作也非常复杂,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栓更容易发生,需要的药物双抗治疗时间也更长。而药物球囊技术,为分叉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临床研究证明,药物球囊技术较普通球囊技术,在分叉病变治疗中更具优势。

4、其他适应症

除了上述适应症之外,在专家共识中,还提出了其他的一些可以考虑应用药物球囊的情况: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比如血友病患者,既往出血史,胃溃疡,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正在口服抗凝药物或近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例如心房颤动患者,置换人工心脏瓣膜的患者等;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既往有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病史的患者等。


总而言之,药物球囊的技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但如果认为这种技术就一定能够替代支架,还为时过早,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首先应该评估风险,能够通过生活干预和药物保守治疗控制风险的,应该严格遵医嘱作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而对于确实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朋友,到底选支架还是药物球囊,还应该请医生评估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滥用药物球囊技术,不但会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可能最终还是需要置入支架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双重手术风险,也是值得多加考量的。

文章来源:网易号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