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是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 Eric Betzig,Stefan W. Hell 和 William E. Moerner3 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方面的重大贡献。
基于随机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技术的核心是,如果图像上的点不是同时亮起来,也就是不会有两个靠得很近的点同时亮,就可以通过定位的方式实现超分辨。虽然一次定位只能得到少数几个分子,但是通过数千张图片对数十万个单分子的定位,就可以获得一张高分辨率的图像。
这一超分辨技术发明于 2006 年,由本次诺贝尔奖得主 Eric Betzig(光活化定位显微术 PALM 技术)、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 STORM 技术)、以及 Samuel Hess(荧光活化定位显微术 fPALM 技术)3 个研究组分别同时独立发明,分别发表于 Science,Nature Methods 和 Biophysical Journal。3 种技术的原理非常像,都是基于荧光分子的光转化能力和单分子定位,通过用光控制每次仅有少量随机离散的单个荧光分子发光,并准确定位单个荧光分子点扩展函数的中心,通过多张图片叠加形成一幅超高分辨率图像。
William E. Moerner 是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先驱人物。他在 1989 年任职于美国 IBM 研究中心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的光吸收的测量,并在 1997 年与发展绿色荧光蛋白技术而获得 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钱永健合作,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光转化效应。而 Eric Betzig 是荧光显微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 1994 年提出了基于单分子信号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思想,并于 2006 年在实验中得以实现。庄小威作为 STORM 超分辨技术的发明人,一直领导并推进着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近 8 年来这个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团队。
来源:外泌体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