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展|CT的基本构造
2025-07-25
CT设备主要由扫描系统、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完成断层扫描与图像重建,中国医疗器械展带您了解核心构造及功能如下:
图片来源:联谊影像
一、扫描系统(主机部分)
这是CT设备的核心,负责产生X线、接收信号并完成扫描动作,主要包括:
• X线球管:产生高强度、稳定的X射线,是扫描的“光源”。球管内的灯丝通电发热产生电子,电子高速撞击阳极靶面(多为钨靶),从而产生X线。
图片来源:联谊影像
• 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X线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现代CT多采用稀土陶瓷探测器(如钨酸镉、碘化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精准捕捉X线衰减差异。
图片来源:联谊影像
• 旋转架(gantry):将X线球管和探测器固定在相对位置(通常呈180°对向排列),并围绕患者进行360°旋转扫描。旋转速度是重要性能指标(如0.3秒/圈),速度越快,扫描时间越短,可减少运动伪影。
• 检查床:承载患者,能精准平移(前后、上下),配合旋转架完成不同部位的连续分层扫描,确保扫描范围准确覆盖目标区域。
图片来源:联谊影像
二、计算机系统
负责数据处理与图像重建,是CT的“大脑”:
• 数据采集系统(DAS):将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再传输至计算机。
• 主计算机:接收数字信号后,通过特定算法(如滤波反投影法)进行图像重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人体断层的灰度图像(不同组织因X线吸收差异呈现不同亮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直接影响图像重建效率和质量。
三、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
• 显示器:用于显示重建后的CT图像,医生通过图像观察病灶或解剖结构,高分辨率显示器可呈现更多细节。
• 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盘或服务器,用于保存患者的图像数据和检查信息,便于后续查阅、对比或传输(如PACS系统)。
此外,设备还包括高压发生器(为X线球管提供高压电源)、冷却系统(冷却持续工作的X线球管)等辅助部件,共同保障CT设备的稳定运行。
文章来源:联谊影像
文章内容仅供知识交流分享使用,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