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 上海医疗器械展|中美关税战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以及国际大厂的应对策略

上海医疗器械展|中美关税战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以及国际大厂的应对策略

2025-04-21

中美关税战已成为全球贸易环境中的重要变量,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期上海医疗器械展将全面分析关税政策变化对医疗器械成品、原材料、供应链以及终端用户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国际医疗器械大厂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图片来源:MedCrawler

 

一、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与时间线

1.1 关税政策演变 

中美贸易战的最新进展对医疗器械行业造成了重大影响。2025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关税税率高达34%,随后进一步提升至84%。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同样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累计税率达到84%。

 

1.2 医疗器械行业具体关税情况
     医疗器械产品面临的关税水平显著提高:

• 注射器及其零附件:关税水平从120%提高至154%
• 医用、外科用手套:关税水平从70%提高至104%,预计在2026年1月达到154%
• X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超诊断仪、核磁共振装置等设备:关税从45%左右提高至约80%

 

二、关税之战对医疗器械成品的影响

2.1 出口压力增加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医药贸易出口额为190.47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类达117.58亿美元,占比超过60%)。加征关税直接增加了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至美国的成本,对行业带来压力。

2.2 成本上升与利润压缩
     对于仿制药、低值医用耗材等利润本就较薄的领域,关税加征的影响尤为明显。如医用手套、注射器等低值耗材因高额关税导致竞争力下降,美国买家订单削减,甚至出现”美国客户砍了80%订单”的情况。

2.3 国际竞争环境变化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劣势可能因关税而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为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契机。市场分析显示,在超声、核磁共振和CT等设备领域,以金额计算,国际品牌如西门子、通用电气和飞利浦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企业如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则在数量上具有优势。

 

三、关税之战对医疗器械原材料的影响

3.1 原材料成本激增
     关税战对原材料成本产生了显著影响。据报道,从事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机构反映,美国进口的高纯度酶和特殊培养基价格一夜之间暴涨30%,部分产品的采购成本甚至提高近50%。

3.2 供应不稳定性增加
     关税政策变化导致供应链不稳定,CRISPR试剂盒的供货周期延长4-6周,多种原材料供应商暂停在线报价或进行价格调整。这种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实验和生产计划。

3.3 原材料供应链重构
     面对高关税,医疗器械行业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策略,尝试寻找替代供应商或发展国产替代品。一些企业正探索将生产基地转移至第三国,以规避高额关税带来的压力。

 

四、关税之战对医疗器械终端用户的影响

4.1 临床应用成本上升
     高额关税导致医疗设备和耗材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医院采购成本。部分医院已开始统计涉及美国的产品情况,并评估可能的价格变动。

4.2 患者负担增加
     医疗器械成本上升最终可能传导至患者端,增加患者的医疗支出。尤其是依赖进口高端设备和耗材的特定疾病领域,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诊疗费用。

4.3 医疗服务可及性变化
     关税战可能影响某些高端医疗设备和特殊耗材的供应,进而影响相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然而,关税战也可能加速国产替代进程,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

 

五、国际大厂应对中美关税战的策略

5.1 GE医疗的应对策略

     GE医疗积极推进本土化生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患者和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患者和客户持续提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保证最佳的质量和性价比。当前的情况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我们的团队正密切关注贸易政策的演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中国销售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实现在中国境内生产。”

     然而,GE医疗在中国市场也面临挑战。2024年,其在中国区营收为23.6亿美元,较前期的27.85亿美元下降了15%。此外,若无法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或获得政策豁免,GE医疗可能在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方面受到进一步影响。

5.2 西门子医疗的应对策略
     西门子医疗正加速在华本土化战略布局:

• 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2025年1月,西门子医疗在深圳启动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新基地建设,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 全面国产化战略:公司计划在2025财年推出约20款”中国制造”的全新医疗产品,并逐步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其中不乏高端乃至超高端产品。
• 研发布局扩大:西门子医疗目前在中国有6大研发创新基地、2大创新中心,通过”双址运营”模式构建全方位研发生产网络。

5.3 迈瑞医疗的应对策略
     作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医疗采取了以下措施应对关税挑战:

• 前瞻性备货:在今年初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两次10%关税生效前,迈瑞医疗已提前根据意向订单在美国前瞻备货,确保今年美国销售的产品不受本轮关税影响。
• 全球生产布局:迈瑞医疗在全球布局了几十家生产基地,其中包括已获FDA认证的工厂,可满足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需求。
• 持续市场拓展:迈瑞医疗表示,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公司销往美国的产品便被加征关税,但这并未影响公司美国市场的拓展。2018年至2023年,其美国业务的复合增速达到了10%。
5.4 其他国际大厂的应对措施
• 飞利浦:飞利浦在华持续推进本土化生产,投资研发中心,加强与中国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 乐心医疗:乐心医疗强调公司在美国的业务主要是数字慢病设备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了长期信任基础,并且通过提供全链条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六、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应对策略

6.1 全球化生产布局
• 开设海外工厂:部分中国医疗设备企业已在墨西哥、美国等地建立工厂,以减弱关税影。
• 供应链多元化:企业开始考虑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速向东南亚及其它市场扩张,并探索国产替代产品。

6.2 加速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
•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国产企业加快高端产品的研发速度,如联影医疗在CT市场的突破。
• 把握集采机遇:在国内集采政策支持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有望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6.3 市场多元化战略
• 拓展新兴市场: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力度。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对中亚五国出口额为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 欧洲、中东市场拓展:乐心医疗等企业不仅在美国市场设有业务,还在欧洲、中东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七、关税战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长期影响

7.1 加速产业升级
     关税战促使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从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国产化程度提高将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7.2 重塑全球供应链
• 供应链区域化:医疗器械行业供应链将趋向区域化,企业可能在不同区域建立相对独立的供应链体系。
• 产业链安全意识提高: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7.3 市场格局变化
• 国际大厂加速本土化:为应对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西门子医疗、GE医疗等国际巨头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提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
• 国产品牌国际化加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加快国际化步伐,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

 

八、结论与建议

     中美关税之战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短期内,关税加征增加了成本压力,扰乱了供应链稳定,对企业经营带来挑战。然而从长远看,这也加速了行业变革,推动企业调整战略,加快创新与转型,可能最终增强行业竞争力。

      为了应对关税战的影响,从企业角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前布局:

• 多元化战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拓展全球市场布局
• 加速本土化:在关键市场建立本地生产基地,降低关税风险
•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 供应链优化:构建灵活、韧性强的供应链体系
• 前瞻性规划: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做好预案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政策方面能加强医疗器械相关业务的支持:

• 支持企业创新: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 优化行业环境:完善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 促进国际合作: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国际医疗器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中美关税之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各参与方唯有积极应对、持续创新,才能在新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MedCrawler MedCrawler

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