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部件 > 医疗器械博览会|文献精读—血管介入放射学中的导管:图文综述

医疗器械博览会|文献精读—血管介入放射学中的导管:图文综述

2025-07-11

医疗器械博览会为您介绍血管介入放射学中的导管:图文综述如下。

 

图片来源:介入研思

 

一、常见材料特性与优缺点

 

二、常见导管

A.选择性导管
a.主动脉弓插管导管
脑血管导管(用于弓部血管插管):简单弯曲导管、Head Hunter (H1)、Bentson Hanafee Wilson (JB1)、Bernstein、多功能(MPA、MPB)、椎动脉、Picard 和内乳动脉导管
                                                                                图片来源:介入研思
复杂弯曲导管:Head Hunter (H2, H3)、Bentson Hanafee Wilson (JB2, JB3)、Simmons (SIM1, 2)、Newton (HN3, HN4)、Mani 和 Judkin 的右冠脉导管。
b.内脏动脉插管导管
端孔导管:Cobra (C1, C2, C3)、Rosch 胸主动脉 (RCI, RC2, RC3)、牧羊钩、Mikaelsson、SOS Omni、响尾蛇(SIM1, 2, 3)和 RDC 导管。
超选择性端孔导管:胃左RLG、肝管RH和胰腺导管RP。
                                                                            图片来源:介入研思

√蛇形导管(Cobra):这种类型具有主弯曲和次弯曲(双弯曲导管,对应下图白黄箭头)。C1 和 C2 类型弯曲程度逐渐增加。蛇形导管相对容易操控,其形状有助于内脏动脉的插管,如肾动脉、支气管动脉或腹腔动脉。它在肾动脉栓塞、支气管动脉栓塞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主动脉肺动脉侧支栓塞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肾双曲导管(RDC):这是一种尖端向下指的双曲导管,专门用于导管化急性起源的肾动脉。

响尾蛇/西蒙导管(Sidewinder/Simmon) :该导管首次于 1972 年描述。它是一种反向曲导管,用于在扭曲解剖结构中插管弓部血管,因为它在回抽动作中前进。它有三个弯曲,其中第二弯曲也被称为 “膝部”。第三弯曲有助于在主动脉处锚定。Simmon导管可用于开环或闭环构造。其成型方法有多种,如左锁骨下动脉法、肾动脉法、主动脉分叉法或升主动脉法。其中,左锁骨下动脉成型法被认为是最佳且最安全的。Simmon导管易发生打结,因此操作时需格外小心。带有 Beacon® 尖端的西蒙导管可能会断裂,因此使用后应检查其长度。

√罗氏腹腔导管:这种导管的简单 “C” 形弯曲最适用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若采用对侧股动脉入路,使用 RC1 导管可轻松插管至髂总动脉。RC3 导管又称罗氏肠系膜下动脉导管,专门用于肠系膜下动脉的插管操作。
                                              上左:RDC导管;上右:罗氏腹腔导管;a.MPA1无侧孔;b.MPA2有侧孔。
√多功能导管:由聚氨酯制成。MPA1 有一个单孔,MPA2 有一个单孔和两个侧孔,此型号有 65、80、100 和 125 厘米的长度和 4 至 7 F 的直径。多功能导管具有柔和的 120°主弯曲。它们是最常用的选择性血管造影导管。还有一种称为 Gensini MPA 导管的 MPA 变体。直径为 4 至 7 F,一端有一个孔和六个侧孔,用于冲洗主动脉造影。MPB 导管与 MPA 的区别在于其初级弯曲为柔和的 90°。与 MPA 类似,MPB1 为端孔导管,MPB2 有一个端孔和两个侧孔。
√子宫动脉导管:它具有长而尖锐的弯曲,便于进入两侧子宫动脉。该导管从 5-F(近端)逐渐变细至 4 F(远端),并具有柔软的显影尖端。
B.血流动力学导管
Swan-Ganz、Berman 和反向 Berman 导管常用于肺动脉导管化和血流动力学评估。它们主要用于门脉和肺动脉高压的评估。通常导管尖端会连接一个气球,可以充气以测量,例如,肝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在导管中放置一个传感器,可以在导管化过程中在监视器上看到压力波形。
Swan-Ganz catheter:长度从 60 至 110 厘米不等,外径为 4 至 8 F。近端孔附近有一个球囊。它配有 2 至 5 个腔道;每个腔道有不同的功能,末端孔用于压力监测。
贝曼和反向贝曼导管:这些导管有 4-8 F 的尺寸和 50-110 cm 的长度。它们没有末端孔,但有多个侧孔。由于没有末端孔,无法测量楔形压力。在标准贝曼导管中,球囊位于远端,侧孔位于近端,因此可用于近端腔的球囊闭塞血管造影或测量楔形压力。在反向贝曼导管中,球囊位于近端(如 Swan-Ganz 导管),球囊远端有多个侧孔。

子宫动脉导管;S-G漂浮导管;肾双曲导引导管;Berman导管。

图片来源:介入研思

 

C.导引导管
引导导管通常直径为 6 至 8 F,长度为 65 至 100 厘米。尖端无锥度且采用增强型结构。引导导管的特性由其直径决定。较窄的引导导管(例如,6 F)穿刺创口较小,并且可以深入动脉,与较大直径的导引导管相比,它提供的支撑和扭力较小,还限制了可使用器械/支架的尺寸。较大的引导导管(7 至 8 F)提供更强的支撑力、扭矩传导性和显影效果,允许使用更大规格的器械,但会增加造影剂用量。导引导管的选择需基于主动脉直径、目标血管位置及开口形态,例如肾动脉导引导管、右冠状动脉导引导管和多功能(MP)导引导管等。

 

D.特殊导管
a.微导管

这些导管尺寸为 3F 或更小,专为远端血管的导管插入术设计。它们可放置在 0.010 至 0.025 英寸的导丝上,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有助于超选择性地对较小血管进行导管插入以实施栓塞。2.5-F Cantata 微导管内径为 0.021 英寸,可输送最大 500 微米的颗粒。2.8-F Cantata 微导管内径为 0.025 英寸,可输送最大 700 微米的颗粒。它们不仅能与内径大于 0.035 英寸的导管同轴使用,采用编织结构,以实现优异的操控性、抗扭结性和追踪性,并配有不透射线的标记带以增强可视性。此外,其兼容碘化油 / 二甲基亚砜,且表面有亲水涂层,便于导入并减少组织损伤。

b.冲洗导管
导管具有一个端孔和多个侧孔,有助于减少可能导致动脉斑块或血栓不稳定的喷射效应。它们可用于高压注射(最高达 1200 磅 / 平方英寸),例如主动脉造影和部分外周动脉造影。借助导丝可显著改变导管头端的形状。冲洗导管的主要目的是在高流量大血管(主动脉、下腔静脉)中以最小剂量的造影剂实现最佳造影剂显影效果。

猪尾导管是冲洗导管的一种示例,其由聚氨酯或聚乙烯制成,在末端 5 cm处设有 4-12 个非侧向对置的侧孔。

该导管规格为 5-8F,长度 65-110 cm(a.b)。其主要优势包括:无导管反冲、避免对内膜的造影剂注射、降低小分支血管插管风险,且多个侧孔有助于造影剂的有效分布。猪尾导管的环形设计旨在防止端孔直接接触内膜,具有无创伤性,可减少反冲和穿孔风险。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改良型猪尾导管,包括 Positrol、Nycone、Ducor 高流量型、Merit、Quanticor、Grollman 和 Van Tassel 等。

图片来源:介入研思

 

c.球囊导管

这些导管要么柔软易弯,可用作闭塞球囊或 Fogarty 球囊(用于回撤血栓),要么质地坚硬,用于扩张术(血管成形术)。

用于扩张的球囊主要分为两类:

单轨型(c):具有单一管腔,导丝从近端延伸而出;

over-the-wire 型(d):球囊充盈和导丝分别使用不同的管腔。

这类导管有两个关键特性:

额定爆破压:指球囊单次充盈时不发生破裂的最大压力(包括该压力值);

标称压力:指球囊达到其标注直径时的压力。

d.标测导管
导管身上有等距的金属标记,可用于精确测量血管节段的长度。例如,在主动脉支架移前会使用标记猪尾导管 (下图左)。

图片来源:介入研思

e.溶栓导管
导管导向溶栓(CDT)期间用于输注治疗药物的特殊导管。这些导管通常在远端有两条不透射线的条带,两者之间有多个侧孔用于输注药物(上图中)。该长度被称为导管的输注长度。Cragg – McNamarTM 导管(美国美敦力公司)广泛用于导管导向溶栓。它有 4F 和 5F 直径的型号,输注长度在 5 至 50 cm之间变化。MicroMewi 输注导管(美国美敦力公司)是一种微型输注导管,直径为 2.9F,输注长度为 5 或 10 cm。
三.导管选择的原则
选择特定导管的原则取决于目标动脉的起源角度以及入路部位(股动脉或肱动脉 / 桡动脉)。开口狭窄的存在会妨碍在病变部位使用高压注射,因为这可能导致血栓的远端栓塞。根据期望的行进方向选择导管。
尖端长度:长度增加会使导管在目标血管中更稳定,但会牺牲在主血管中的可操作性。
主弯度:通过评估目标血管与其主动脉的角度来选择 。
次要弯度:通过评估靶血管的宽度来选择。
三级弯度:通过评估靶血管的正常曲度来选择。
弓部血管插管:在 1 型主动脉弓中,首选简单弯度导管;然而,在 2 型、3 型或牛型主动脉弓中,要对特定分支血管进行插管时,将需要复杂弯度导管。可根据起源角度,使用简单弯度导管(如 Picard 导管,90° 主弯度)(上图右),或复杂双弯度导管(如 Judkin 右冠状动脉导管或乳内动脉导管)对乳内动脉进行插管。
在肱 / 桡动脉入路中,简单弯度导管可能不够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复杂弯度导管。
内脏血管插管:Chuang 提出了用于选择性内脏动脉插管的 “110 规则”;该规则指出,主弯度以远的导管尖端长度和弯度宽度应达到目标分支水平处固有动脉的 110%。

文章来源:介入研思

文章内容仅供知识交流分享使用,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X
Baidu
map